居民樓和商用樓的建筑形式千差萬別,但就結構體系而言,只有磚混結構、木結構、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等幾種主要的結構形式。隨著我國近幾年環保意識的加強,木材和粘土磚的使用遭到了嚴格的限制,現階段我國的居民建筑及商業建筑的主要結構以鋼結構為主。我國的鋼產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長,鋼結構建筑體系逐步發展起來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。alc輕質隔墻板既能適應工業化生產的要求,又具有輕質節能的優勢,因此我國的鋼結構建筑普遍采用alc輕質隔墻板作為內隔墻。
alc輕質隔墻板與鋼框架的連接:
由于鋼結構本身有較好的變形性能,這就要求墻體材料應該具有與鋼結構變形的隨動性能,即alc輕質隔墻板與鋼結構連接要選用柔性連接構造。安裝時必須注意接縫設計和有安裝調節措施,注意制品和框架的誤差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配合關系。
alc輕質隔墻板板縫的處理:
墻板之間的連接有剛性連接和彈性連接。剛性連接以灌漿或焊接的方式將墻板連接為一個整體,在發生結構位移時,alc輕質隔墻板內會產生較大的應力,外墻砂加氣混凝土墻板設計,容易導致墻體開裂變形。而彈性連接在接縫處采用彈性密封膏或彈性墊,允許墻板之間有相對微小位移。
alc輕質隔墻板的特性:
ALC輕質隔墻板特點:輕質高 、保溫隔熱性能優良(自保溫)、隔音性好、耐火性優良 、耐久性好、抗凍性好、抗滲性好、水軟化性好、綠色環保材料、品種多樣、裝飾性好、安裝快捷及優良的隔聲性、耐火性、耐久性、抗凍性、抗滲性、水軟化性、裝飾性和無性等技術性能,作為三板體系在鋼結構中的突出功能。在安裝中引入了“隨動性”新概念的節點構造,濱州砂加氣混凝土墻板設計,使其具有科學的抗震機制和產業化安裝功能。ALC板是一種鋼結構優良的節能抗震圍護結構材料。
ALC板常見缺陷及處理辦法
1、ALC板在搬運安裝過程中易破損。解決辦法:盡量減少搬運次數,輕拿輕放,采用綁帶起吊安裝(嚴禁用鋼絲繩捆綁吊裝)。
2、修補位置易脫落。解決辦法:控制好混凝土結構尺寸;下料前***核現場實際尺寸以縮小填補空隙;采用專用修補材料并根據溫度等條件不同摻入108膠或其他添加劑等材料。
3、工程刷完涂料后不久接縫處出現細微的豎向裂縫。解決辦法:接縫的裂縫大多數是豎向裂縫,新型砂加氣混凝土墻板設計,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填充墻為剛性結構,不能與砼結構協同變形;另一面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加氣砼結構膨脹溫度線系數的差異,當溫度變化后出現變形差。對于已完工程,減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溫差變形是不現實的。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使填充墻與框架結構形成整體,并具有應變能力。根據筆者的現場經驗建議在ALC墻板和砼結構之間施工成5-6cm左右寬、深度2cm豎縫用以填充發泡劑堵實,然后再加2道防裂網格布后批嵌膩子刷好涂料,內墻砂加氣混凝土墻板設計,實踐效果較好。也可裝修時建議設計在該處做成凹槽豎縫、變形縫,與地面磚縫以及天花縫保持一致,降低裂縫的可能性。
4、抹灰層易空鼓。解決辦法:抹灰用強度等級不小于32.5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;水泥砂漿配合比為1:3;淡水、中砂,含泥量不超過3%,使用前應過篩。抹灰程序為:表面清掃干凈→噴一道EC處理劑→通抹底灰一遍→噴防裂劑一道→中層底糙灰。
抹灰應分層進行,底層抹灰層厚約10mm(以埋住鋼絲為準)。下一層厚8―10mm,施工時只能單面進行,施工一面時,另一面用支撐支牢,不允許輕質墻體出現不平整現象。另一面抹灰應待48小時后進行,抹灰后及時養護。
5、防撞性能低。解決辦法:在有叉車等車輛經常出入的門口兩側設置防撞柱。
蒸壓加氣混凝土板適用范圍
1.Ⅰ類蒸壓加氣混凝土板適用于中檔建筑內隔墻,Ⅱ類蒸壓加氣混凝土板適用于中檔及建筑內隔墻。
2.適用于各類鋼結構、鋼筋混凝土結構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外墻、內隔墻、屋面。部分蒸壓加氣混凝土板還可用作低層或加層建筑樓板、鋼梁鋼柱的防火保護、外墻保溫等。
3.適用于非區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至8度地區。內隔墻建筑構造參見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J111~114《內(隔)墻建筑構造》。